张泽,材料科学和晶体结构专家。1980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1987年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87年和1990年分别被晋升为副研究员和研究员。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委员。2003年2月-2009年9月任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正校级)。
张泽院士现任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物理科学部第四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理事长、中国物理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和中国创新方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晶体学会常务理事。第五届《电子显微学报》主编。曾任中国科学院北京电子显微镜开放实验室主任、亚洲晶体学会主席、国际晶体学会执委,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等职务。
张泽院士长期从事准晶、低维纳米材料等电子显微结构研究,将原子层次显微结构分析与材料科学中重要问题相结合,系统研究解决了准晶、低维纳米材料等国际材料科学界的一些重要问题,取得了创造性研究成果。在急冷条件下复杂晶体生成及其特殊衍射现象探索中,发现Ti-Ni-V五次对称准晶。将晶体中衍射衬度理论方法引入准晶缺陷研究,在Al-Cu-Co十次对称准晶中发现位错,系统研究了五次对称准晶位错布氏矢量,为准晶缺陷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和新理论。在低维纳米材料的显微结构及其物性关系研究中,发现了GaN过渡层中的新结构,揭示了缺陷组态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发现了孪晶等缺陷对纳米硅线生长的影响,提出了新生长机理。
张泽院士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80余篇,被国际同行引用2000余次;合作编著《高分辨电子显微学在材料科学中应用》和《纳米结构及纳米材料》英文专著两部。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首届"吴健雄物理奖"、首届"青年科技奖"、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何梁何利奖"、"求是"奖等9项国家及部委级奖励;承担多项国家重大和其它基金研究项目,并获得突出研究成果。其主要学术成果被写进多本国内外学术专著及教科书中。